Morning Bid:特朗普首周对中国态度缓和,引发关注

 

特朗普就职首周对中国政策的态度分析

在特朗普就职美国总统的首周,他并未如外界所料,立即推出严厉的对中国政策,而是选择了一个较为温和的开局。这种开局立刻引发了市场的乐观反应,推动1月21日中港股市和人民币汇率的逆势反弹。人们认为美中关系可能会因为特朗普的缓和态度而迎来短暂的转机。

温和开局的市场反应

特朗普在就职初期未采取对华高关税政策,这使得人民币汇率在外汇市场上走强,而香港恒生指数和深圳成指也因此上涨。许多财经媒体和投资人认为特朗普可能会倾向于通过谈判来解决两国贸易问题,而非立即施加高额关税。这种乐观情绪影响着市场的短期走势。

分析人士的警告

尽管市场情绪暂时向好,分析人士普遍警告称,特朗普对华强硬的立场并没有根本改变。他的策略被认为是“先安内再攘外”,即优先解决美国国内事务,随后或会对中国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先友后敌”的策略

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可能在对华政策上采取“先友后敌”的策略。一些媒体认为,目前的友好态度只是暂时的诱饵,待从中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后,才会采取更加敌对的政策。

特朗普对华三大层次战略

  • 逆转联中制苏路线:转而走联俄制中路线,优先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
  • 精密打击:针对中国重要经济部门,如铝、钢、汽车、电动车和锂电池行业,通过关税分化中国内部的统治集团。
  • 全面性的战略打击:如果国内问题解决,可能通过推翻“一个中国政策”或取消“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等手段对中国施压。

短期缓和与长期紧张

虽然表面上看,美中关系可能短期内会出现缓和,但分析人士普遍预计这种缓和期不会持久。香港智易东方证卷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蔺常念表示,美中之间的“蜜月期”可能最多持续不超过百日。

能源政策对新能源领域的影响

特朗普决定退出《巴黎协定》并重启化石燃料项目,这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关注带来挑战。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领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专业视角与进一步观点

特朗普在就职初期的温和对华态度主要是为了稳定市场情绪,实现短期经济利益。然而,这仅仅是其复杂战略的一部分。当国内事务被理顺后,他可能会转向更激进的对外政策。

起因

特朗普竞选期间曾多次强调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但就职初期选择了相对温和的方式。这是为了稳住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友好的谈判环境。

经过

他的就职演说以及初期政策并未触动对中国的敏感议题,因此市场情绪有所缓解。同时,他也在国内推行多项政策以塑造良好的经济增长预期。

结果

短期内,市场对特朗普的宽松政策表示欢迎,推动股市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但这种谨慎乐观可能是短暂的,因为根本的贸易矛盾仍未消失。

影响

从中长期来看,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仍将充满挑战。在全球能源和新能源市场,中国可能面临美国政策变动带来的挑战。这会对投资策略产生深刻影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